Cy3-UTP 抑制剂 BMPO Leukotriene D4 荧光染料 DMAPP 定制合成
1、丹参酮 I物理参数:
常用名
丹参酮 I
英文名
Tanshinone I
CAS号
568-73-0
分子量
276.286
密度
1.3±0.1 g/cm3
沸点
498.0±24.0 °C at 760 mmHg
分子式
C18H12O3
熔点
233-234ºC
闪点
245.9±15.6 °C
2、丹参酮 I技术资料:
体外研究
丹参酮I抑制LPS诱导的RAW巨噬细胞形成PGE2(IC50 =38μM)。当丹参酮I与LPS同时加入时,该化合物明显抑制10-100μM的PGE2产生(IC50 =38μM)。在完全诱导COX-2后添加时,丹参酮I还会降低PGE2的产生(IC50 =46μM)。丹参酮I通过预诱导的COX-2抑制PGE 2产生的事实强烈表明该化合物可直接抑制COX-2活性和/或影响PLA2活性。当丹参酮I与两种不同形式的磷脂酶A2(PLA2)一起温育时,它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明显抑制sPLA2(IC50 =11μM)。尽管效力较低,但丹参酮I也抑制cPLA2(IC50 =82μM)[1]。
体内研究
丹参酮I在大鼠角叉菜胶诱导的爪水肿和佐剂诱导的关节炎中显示出抗炎活性。为了建立丹参酮I的抗炎活性,使用经典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动物模型[大鼠角叉菜胶(CGN)诱导的爪水肿和大鼠佐剂诱导的关节炎(AIA)]。当口服丹参酮I时,它显示出对CGN诱导的爪水肿的显着抗炎活性(在160mg / kg时抑制47%),而吲哚美辛的IC50为7.1mg / kg。在AIA中,丹参酮I在口服剂量为50mg / kg /天时在第18天给予27%的继发性炎症抑制,而泼尼松龙(5mg / kg /天)显示出有效的抑制作用(65%)[1]。
激酶实验
作为PLA2的来源,从用PLA2基因转染的CHO细胞中纯化人重组sPLA2(IIA型),并通过其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获得兔重组血小板cPLA2。标准反应混合物(200μL)含有100mM Tris-HCl缓冲液(pH9.0),含有6mM CaCl2和20nmol 1-酰基 - [1-14C] - 花生四烯酰基-sn-甘油磷酸乙醇胺(2000cpm / nmol)。或不存在丹参酮I.通过加入50ng纯化的sPLA2或cPLA2开始反应。在37℃下20分钟后,分析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在这些标准条件下,在不存在丹参酮I的反应混合物中,从添加的磷脂底物中释放出约10%的游离脂肪酸[1]。
3、丹参酮 I同类产品列表:
品牌
货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
包装
纯度
MedBio
MED16421
Rosin
85026-55-7
20mg
≥98%
MED16189
Sinomenine Hydrochloride
6080-33-7
MED16292
Monotropein
5945-50-6
10mg
MED15748
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
67-47-0
MED15837
Jatrorrhizine Hydrochloride
960383-96-4
MED16187
Cyclohexanecarboxylicacid
1241-87-8
MED15954
Artemisinine
63968-64-9
10mM (in 1mL DMSO)
MED16097
Xanthatin
26791-73-1
5mg
MED15886
Cantharidin
56-25-7
MED15742
Sweroside
14215-86-2
MedBio客服1
MedBio客服2
MedBio客服3
MedBio客服4
MedBio客服5
MedBio客服6
400-186-1816